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
基因“稳定器”如何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?《Nature》新文章揭示基因组的全貌
作者:HRC  来源:原创  发布日期:2025-10-27 15:16:52  阅读数量:1245

在辅助生殖领域,我们始终在探索一个核心问题: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胚胎的发育潜能?近日,《Nature Genetics》发布了一篇题目为“Complete genome assemblies of two mouse subspecies reveal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telomeres and centromeres”的科学研究,发现了染色体上一些曾被忽略的“稳定器”结构,其个体差异可能对胚胎早期发育产生深远影响。 

参考文献

在生命科学中,基因参考序列如同一幅“地图”,指导着我们的研究和理解。然而,我们长期依赖的基因组图谱并不完整,缺失了关键的区域——着丝粒和端粒。

着丝粒是细胞分裂的“指挥中心”,确保染色体被精确地拉向两极,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。

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“保护帽”,维持着遗传物质的完整性,其状态与细胞活力密切相关。

由于技术所限,这些由高度重复序列构成的区域,曾是图谱中的“空白区”。我们知其重要,却难窥其详。

技术突破:看清基因组的全貌

基因

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革新,科学家们成功绘制了小鼠“从端粒到端粒”的完整基因组图谱。通过比较不同品系,他们发现了令人惊讶的现象。新版图谱增加了超过2亿个碱基信息,并新发现了500多个功能基因,这些都在过去的认知范围之外。

关键的是,着丝粒和端粒区域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结构和大小差异。这意味着,维持基因组稳定的核心部件,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多样性。

新发现对试管婴儿意味着什么?

这项基础研究的发现,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早期胚胎发育呢?

囊胚

胚胎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,其核心是细胞持续、精确的分裂。如果着丝粒功能出现异常,就可能在细胞分裂时导致染色体分离错误,形成非整倍体胚胎。这类胚胎是造成植入失败、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研究揭示的着丝粒个体差异性,提示这可能是影响胚胎染色体内在稳定性的一个潜在因素。

端粒被视作细胞年龄的“生物钟”。健康的端粒对于胚胎持续的细胞分裂至关重要。研究显示端粒邻近区域结构复杂多样,这可能与其功能和稳定性有关,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[1]。

PGT技术

目前,PGT技术通过对胚胎染色体进行筛查,有效识别非整倍体等异常,已成为提升植入成功率和活产率的重要工具。而这项新研究,恰恰为我们指明了下一个可能实现精准医疗飞跃的方向。

染色体着丝粒等关键“稳定器”区域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。未来,我们是否能够评估每个胚胎自身着丝粒和端粒区域的“健康状态”?目前的筛查主要关注染色体数量的对错,但即便染色体数量正常,其着丝粒的功能效率是否存在差异,也可能微妙地影响胚胎后续的发育潜力。

健康试管宝宝

想象一下,在未来,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的理解达到同样“完整”的水平,PGT技术或许将不再局限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,而是可以进阶到评估染色体健康。这意味着许多反复种植失败或早期流产的情况,在传统检测中找不到明确原因。对这些关键稳定区域的深入分析,或许能为我们揭示一部分“不明原因”失败的遗传学基础,为临床咨询和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。同时,认识到每个胚胎的遗传背景都具有独特性,未来的PGT可能会结合更全面的基因组信息,实现对胚胎发育韧性的个性化评估,而不仅仅是基于统一标准的筛选。 

[1] Francis,B.A.,Gozashti,L.,Costello,K.et al.Complete genome assemblies of two mouse subspecies reveal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telomeres and centromeres.Nat Genet(2025).

联系我们:400 111 1951

微信公众号:HRC FERTILITY官方公众号

微信视频号:HRC FERTILITY

推荐联系方式:

客服微信:hrc_service02

咨询电话:15501217090

© 2020-2025 北京锦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2020046651号-12